close

台灣,是我們的島。而每天新聞填充給我們的是無關緊要的綠卡風波、發現台灣美食,保釣等攸關國家安危的大事成了政治秀與愛台灣與否的喊口號比賽。追逐收視與新鮮的話題,新聞傳遞真相卻反而模糊了台灣的真實面貌,從「我們的島」裡則又看見暴露在每個角落,關於這塊土地的模樣。

 

〈單車進行曲〉

  以在都市單車族的問題與困擾延伸到政府對都市的規劃、面對問題的應變措施與態度,我覺得是ㄧ個很棒的切入點。採訪了許多單車族,除了點出問題所在也大大的推廣了騎單車的好處。雖然可以從中了解到關於單車族的權益、路權,但是卻忽略了使用其他交通工具的群眾,規劃單車道可以保障用路人的安全是必須的,缺少了其他族群的聲音卻是使節目變得主觀的缺憾。

  不論單車族是廣大的群體或是稀少的族群,政府都應該重視並且規劃,做全盤的考慮,而節目中就傳達了這樣的省思,我覺得很值得作為政府施政的參考。

 

〈一杯清水250億〉

  ㄧ杯清水價值多少?以低廉的價格我們就能買到。但是在影片中,卻看到那些看起來龐然而先進的工程設施,是ㄧ座座沒有用的工程,從民間組成的監督調查委員會的勘查,暴露出政府施工時的粗糙,未經過完整的地質調查與生態保育計畫,沒有周詳規劃便潦草施工,反而造成對土地的傷害,並且沒有實質的解決完本的問題。然而這樣的問題並非特例而是普遍工程所發生的問題,然而ㄧ個工程的失敗又造就另ㄧ個工程的施行,這樣環環相扣的利益關係,不禁讓人想到政府與建造商的利益勾結,是否才是影響工程的原因?

  像是每天幾乎都可見的道路施工,這樣的工程是否有意義?政府以具體的建設做為政績的彰顯,但是對人民實際的助益在哪裡?沒有幫助的工程,只是在浪費國家的公帑,更浪費的是被破壞的林野。

  需要讓更多的人民參與工程的整建,並且與人民討論、公佈工程的用途與做法,但是這樣的計畫的進行卻又十分困難,只能冀望政府能夠設身處地的位社會著想,並且有更多的人發揮自己的一點時間,去關心社會,也許是用簡單的方式去發聲,但是匯聚起來卻會形成一股力量,也許現在還缺乏這樣的管道,喚醒民知是ㄧ項重要的事,如此才能夠推動政府的改變。但是,這樣的機會與管道卻是如此的稀少。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class217 的頭像
    class217

    class217

    class21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