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 看完這篇文章,會讓人有種無奈感。不管是身為記者或者是觀眾,我們似乎都被權利者掌控在手中,用金錢、用利益、用權力,用一切不擇手段,讓我們臣服。就如文中所提,調查報導是靠著記者自己去掌握新聞線索,然而它正漸漸被上位者剝奪。新聞記者之所以能被人們尊敬,在於他們在社會上所能發揮的功效,能夠伸展社會正義與揭發事件的真相。

然而,隨著時代的進步,世界與人們的生活步調不斷加速,需要有著嚴謹且周詳的調查、研究與分析的調查報導,逐漸如老化般,被社會上逐漸興起的「洩露」及「置入性行銷」取代,社會上的人們不再專注於一件事情的前因後果,他們只是希望不斷地接收資訊,任何資訊,不需經由頭腦思考。

也許這是當今社會灌輸給新生代人們的ㄧ種新的觀念:「要多吸收許多資訊。」但是我想這後面還漏了ㄧ句話:「並且學習思考分析資訊。」其背後所造成的結果,將令人感到不知所措。人們習慣了接收如跑馬燈閃過般的眾多訊息,喜歡觀看大標題,對於深度的分析卻感到過分冗長。就像好萊鎢電影一般,注重精采、刺激、迅速的武打和槍擊畫面,每部票房都衝破前ㄧ部的記錄,反觀許多得獎的溫馨、寫實的作品,不僅媒體很少宣傳,觀眾也是興趣缺缺。

因應大眾的喜好,記者們開始改變,不再花時間跟心血去調查、訪問,而是成為了情報接收站,將大量的情報收集起來後,整理出最讓大眾喜愛的幾種類型,再大量的釋出。權利者看出了大眾的喜好,以及記者的需求,便變本加厲的將此種風氣發揚光大。如先前的藍綠兩陣營的互相批鬥,雙方不斷的放出真真假假的訊息,討己方的支持者喜歡,找到機會修理對方陣營,只要有更多對對方不利的訊息,就能更加強化己方支持者的支持度與氣勢。

記者真的想中立,就得脫離權力的支配與利益的提供者,然而,那卻是不可能的。沒有了權力與利益兩樣東西,等同失去了記者的身分。沒有報導與調查的權利,與上位者的對抗,形同自殺。真正讓人感到痛苦的不是不自覺被壓榨,而是明明知道自己已被人壓榨利用,卻無從還手抵抗。

因此許多記者選擇了墮落,如果說好聽一點,便是隨波逐流。被利用就被利用了,能夠輕輕鬆鬆賺錢過日子,為何不讓權利者利用呢?大家都開心,不是很好?是的,大家都希望能過輕鬆的日子,只要將一切不好的事都視若無睹,與己無關的事都拋諸腦後,連一點社會責任都不用負責。就如現在大學生,人人都來當宅男宅女,每天翹課睡大覺、打電動、逛街、購物,考試到了就跟大家互抄個筆記,成績能幸運低空飛過就在那沾沾自喜,甚至認為光是抄筆記背ㄧ背就可以過關,那些認真上課的人根本是在浪費時間及精神。然而,之後若是有人問考試相關問題便是ㄧ問三不知了。就如那些直接拿「洩密的資訊」或是「廣告業者封裝好的置入性行銷」的記者們ㄧ樣,不求依據及消息來源,更沒有深入了解內容,等到出問題時,便也是ㄧ問三不知的答非所問了。

身為觀眾的我們,也同樣很無奈。為了吸收新資訊,每天不能拒絕垃圾新聞侵入腦中,只能硬撐著自己腦中些許清醒的意志,將新聞訊息過濾。我們不能關掉電視,不看報紙,只能不斷過濾,疲勞時,就只能全盤接收。當我意識到新聞的不可信時,反而使觀看新聞變成一種疲累的事,想努力的看穿新聞背後的真實。造成今日的媒體現象以及觀眾的喜好,不只是上位者或權利者該負責任,而是整個社會大眾。這個已經將「有意的洩密」及「置入性行銷」習以為常的大眾及媒體都應該負責。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class217 的頭像
    class217

    class217

    class21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